close

花蓮【特色美食新鮮嚐】慢城花蓮——咖啡與城市文化的故事

轉自【台灣自遊網TaiwanTravelBeam-臺灣休閒農場深度旅遊 陳軒振 圖/文】 

如果我不在家,就是在咖啡館;如果不是在咖啡館,就是在往咖啡館的路上。

——奧地利詩人Peter Altenberg

 

在歐洲,咖啡館在城市的文化生活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一層關係;舉凡義大利、法國巴黎、維也納等,獨具特色的咖啡館滿佈在城市的街頭巷尾。因為這種奇特的現象,使得咖啡與市民的生活早已緊密結合在一塊,詩人Peter對於咖啡館的愛戀也就不令人意外。

 

如果將「咖啡館」這三個字所象徵的元素一一拆開來分析檢視的話,大略會有以下詞語:餘醞香氣、醇厚口感、多層次的品嚐口感、烘焙技術、職業吧台手、悠閒生活、小品閱讀、滿屋的爵士樂、人潮的轉移進出等等。在台灣,幾乎每一個城市都擁有幾家這樣的咖啡館存在,但,其中有個別具匠心且咖啡館密度幾乎是僅次於台北的城市,那就是——花蓮。

5-4-1花蓮咖啡.jpg  
【圖一】咖啡館具有獨特多國融合的文化條件。 

在花蓮市小小的城市面積裡頭,仔細尋覓瞧瞧,會發現許許多多別具風格的咖啡館。或大或小的店面,滿載著各種的夢想,吸引著每一個與它頻率相和的顧客,前往享受閒適輕鬆的時光。並且花蓮的咖啡文化除了上頭敘述的種種元素以外,還有另一項重要的特質,「慢」。

 

「慢城‧花蓮」是花蓮33家小店基於自發性的聚會而集結而成的一種概念。此概念欲推廣的是花蓮在地生活的慢遊、慢食、慢讀、慢閒及慢工……,而花蓮的咖啡館便佔據了這特色裡頭的其中一環。這次我們也將藉由此概念來分享三個關於咖啡館的簡單小故事。

 

【泥巴咖啡】

走在花蓮熱鬧的中山路上,喧鬧人聲和著店家大大玻璃門裡頭飄溢出來的流行音樂,很能讓人感受到歡騰熱切的城市氣氛。在中山路561號,只要稍稍停下腳步,便可看見隱藏在寵物店與衣飾商家之間,窄窄的泥巴咖啡。

 

帶著一顆好奇的心靠近時,親切的巴省大嬸,會放下手邊工作詢問是否有什麼需要。抬頭望望點單,泥巴咖啡、有機咖啡、手工貝果、有機花茶……,好不容易選完自己喜好的飲品後,巴省大嬸會指向上樓的階梯貼心提醒:樓梯狹窄,請小心行走。不禁懷疑這樣小小的店面,怎麼還會有足夠的空間供人悠閒休憩?但甫一上樓,便赫然明白,二樓空間就是泥巴充滿迷人魔力的重要原因。

5-4-2花蓮咖啡.jpg
【圖二】位於喧鬧市中心,享有寧靜片刻的泥巴咖啡。 

五坪多的空間,整齊放置著五張深褐色木桌,盡頭靠街的大玻璃窗,可一眼望見底下行人彷彿默劇般急促行走,搭配空間中環繞的輕音樂,在一瞬之間,會有突然從城市中心被拉到深山裡的奇特感受。問問巴省大嬸,她會笑笑跟你說:許多客人一上樓,就會突然降低交談音量,深怕破壞了這樣安靜的空間。聽完也就頓時瞭悟,慢城,這概念裡頭其中的一點精髓。那巴俗爺爺呢?巴省大嬸會說,他在街上踩著三輪車賣老鼠貝果呢!原來巴俗爺爺最近總是頂著長長的老鼠鼻子,騎著三輪車,四處賣手工貝果,或是隨性與行人講講故事、分享花蓮。

 

聽完,靜靜低啜一口濃郁的泥巴咖啡,望望周遭牆壁巴省爺爺隨季節變換的攝影集,心裡微笑想著:這裡一定還有許多故事等著未來發掘。

 

【卡姐咖啡工作室】

我在美崙山中興路上緩慢騎著,為的是找到卡姐工作室不太起眼的店面。此時午後近傍晚的陽光斜斜地灑在身上,是會微微流汗的熱度。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室,停下車、走進拉門,看見剪著短髮的卡姐對我清爽打招呼,我終於忍不住的微笑起來。

 

工作室裡簡單的擺設,隱藏著許多來自卡姐的爺爺過去所居住的日式舊木屋裡,懷舊而精緻的古董家具。我坐在古老長書桌改建的吧台,喝著卡姐堅持手沖製作的單品咖啡。濃郁果酸點綴些許辛香料口感的肯亞豆,帶著女性沖煮咖啡那柔柔的甜美氣息,我逐漸忘卻剛剛在太陽下騎車找工作室的辛苦。我問為何堅持使用手沖呈現咖啡風貌?她笑笑地說,因為製作咖啡是一件獨具個性的事情,單看個人風格就可以決定你手中那杯咖啡,將呈現怎樣的面貌。而卡姐認為只有手沖可以將自己堅持的風格拿來當作咖啡的代言。

5-4-3花蓮咖啡.jpg
【圖三】卡姐工作室獨具生活化的沖煮吧台。 

來自各國莊園競賽得標的咖啡豆,彷若可以嘗到當時杯測評審喝進口的幸福饗宴般,我微微瞇起眼睛,細細品嚐舌上味蕾帶給我的多種層次感受。卡姐又說,她認為喝咖啡是一件相當生活化的事情,每個人都應當在忙碌的生活中,挑個時間,靜下心來慢慢品嚐咖啡。所以她的工作室沒有豪華的裝潢,只有許多生活瑣碎的物件充斥其中。的確,這時從工作室外頭風車扇葉細縫間透進來的陽光,已經沒有那樣毒辣了,反而有種陶淵民黃昏靜看終南山,那種屬於田園的閒適感受。

 

臨走時,卡姐與我一同走向門口,她意外的發現,原來工作室外頭小小鐵製的招牌,從裡頭看竟比外頭來得清楚。她轉頭開心地向我說:「你看!這就是我們工作室的風格囉。」

 

【璞石咖啡館】

一早,她從白色床單上緩緩坐起。她想起今天是來花蓮尋找久不見自我的第二天。翻了翻手中雜亂的筆記,她決定前往附近的璞石咖啡展開屬於自己的一天。

5-4-4花蓮咖啡.jpg 
【圖四】璞石咖啡館入口木板區。

湛藍的天空相映著整潔的街道,走路的她看見璞石外頭大片落地窗上,那一隻隻的雕花蝴蝶、飄舞著,就好像要在她心裡沾起一絲漣漪。尤其是進門口前,那一片的綠意棚架及隨風微晃的鞦韆,在大城市工作的她,瞬時拾起了童年家鄉那種無憂無慮、緩慢生活的愉悅感受。

 

在鋼琴旁邊靠窗的座位歇下,點了份有機穀物早餐,配著足以驅走所有睡意的濃密拿鐵,她隨手翻著O’rip雜誌,讀著裡頭各期關於花蓮在地人文的報導。清新的文字,寫著花蓮各個角落懷抱著夢想,默默為這片土地經營著的人們的故事。對於花蓮這一片會黏人的土地,她心中也稍稍興起了如果能住在這土地上該會有多好的想法。

 

O’rip工作室是璞石咖啡館楊先生的太太——玉萍姐,所發起的團隊。除了發行紀錄花蓮在地大小事的雜誌,還連同璞石咖啡館舉辦了各式各樣的藝文活動,包括樂團分享音樂會、手工藝製作體驗、各式講座經驗分享會等等,幾乎在大城市裡頭隨處可見的藝文活動,在璞石咖啡館都可以參與到。而且相較之下,璞石舉辦的活動最與眾不同之處,便在於它總是富含了花蓮濃濃的在地人文味;讓參與活動的旅人或是民眾,都能深刻地從種種角度進而瞭解花蓮。

 

桌上的拿鐵僅剩最後一口,擱在旁的筆記本抄滿了關於花蓮人文滿滿的資訊。她托著下巴望著窗外,開始幻想接下來每一段旅程可能發生的有趣事物,可以是滿滿的花蓮草根性;可以是懷抱種種理想的人們心靈上的交流;也可能她會遇見她失去已久的夢想,是關於土地、關於人文還有關於咖啡館,那種互相支持發展推廣的夢想。

 

「我想,我很快就會被黏住了吧!」最後她微笑想著。

 

分享了三個小故事,我們已經可以從其中細細品嚐出關於花蓮與咖啡館之間的互動關係。就像是泥巴某位忠實顧客對我敘及的:「咖啡館所散發出的個性及態度,便是吸引各式各樣的人們前往的原因。」當然,花蓮不僅僅只有上述故事裡頭三間咖啡館,還有其他未知且精彩的故事等待發掘,像是金湯達人、伯揚咖啡或是神品咖啡館等等,全都懷抱著滿是故事的熱情,候著你來慢慢品嚐這香濃回甘的咖啡滋味。而那種感受就像是這城市裡所具備的人文個性那樣,所謂的——「慢城˙花蓮」。

 

【店家資訊】

一、泥巴咖啡:

花蓮市中山路561號  03-8350391  營業時間:1:00pm ~ 10:00pm 週二公休

部落格資訊: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cafemud

二、卡姐咖啡工作室:

花蓮市中興路143號  03-8228585  營業時間:9:00am ~ 8:00pm 週六公休

部落格資訊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kajicafe-2006/

三、璞石咖啡館:

花蓮市明禮路8號1樓 03-8345968 營業時間: 7:00am ~9:00pm

部落格資訊:http://blog.yam.com/cafejade

【延伸閱讀】

慢城˙花蓮      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cittaslow970

《咖啡賞味誌》  蘇彥彰 著  積木文化 民國九十二年初版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ravelbe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